課程
(必修;專修科目;6學分)
所有設計的體驗都是建立在一個基本的敘事之上的,這個敘事在設計的過程中創立和提前界定。任何敘事,無論線性還是非線性,都提前設置了一條時間線,讓故事開始、發展、高潮和結束。從這個意義上,體驗設計就是為某種體驗設計時間,使之有策略地展現並實現最大的效果。
敘事是當代與觀眾互動的核心概念。敘事結構被運用在企業品牌、活動、公共關系和營銷等各種與大眾最有效互動的方式上。敘事決定了觀眾如何接觸到這個體驗及其后續的情感反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產品”。
這門課程的目的是給學生介紹多種敘述策略(等同於敘事),讓學生發現、分析、理解和欣賞現有敘事的結構、目的和意圖。其次,和同學們一起探索建立深刻的美學敘事的方法,使他們能夠激發潛在觀眾,與他們建立聯系並進行互動。最后,這些技能將通過為提供的個案設計敘事中得到運用及練習。
VAED7200情境、現場與體驗設計
(必修;專修科目;6學分)
當代體驗設計的前提是存在被建構的可傳播的情境,即讓體驗發生的場所。這個情境也許是物理性的、實質的、虛擬的或社會性的,大多情況下,它們可以並存。情境現場設計創造復雜的環境,包容並鼓勵特定的體驗的發生。
情境、現場與體驗設計已經突破了諸多限制,諸如物理空間、整合虛實和社會網絡等等。以一個品牌提供的體驗為例,它廣泛使用了多種媒介和空間,包括圖像、電視廣告、網站、零售店、產品以及社會互動等。
本課程讓學生體會並參與那些情境現場與體驗的空間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完成一個小規模的設置,從情境設計的視角清晰地結合空間和時間展現一個品牌(真實或虛構)的體驗。如此,學生將達到專業策劃水平並學會構建與觀眾的互動。
VAED7300畢業創作 / 專題研究
(必修;獨立科目;6學分)
畢業創作將在指導小組(一名主導師及一名副導師)的監督帶領下研究、發展並完成一個獨立的項目。畢業創作的最后成品是基於一個特定選題上的一系列的藝術作品。作品的形式和呈現方式應該建立在每個學生的學習協議上。這個協議是學生和指導小組在最后一個學期開始前協商達成的。最后的成品應體現學生通過項目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及專業態度。
VASC7100視覺藝術研究
(必修;核心科目;3學分)
二十一世紀見証了視覺藝術從業人士融合文化議題和研究,並將其轉化成創意的作品,以凸顯生活體驗的復雜性以及探索新的藝術領域。為了提高學生的藝術調查能力,本科目介紹了多種藝術和設計領域常用的研究方法,例如內容分析、文化調查、用戶問卷,訪問和人種學研究。
同時,課程通過不同的研究范式,如解釋學、現象學、文本分析、女性主義和行動研究,幫助學生建立他們自己的研究項目。將研究方法帶到專業實踐的同時,學生將經歷研究的全部過程:界定研究核心、設計合適的方法、收集數據、記錄、闡述研究結果以及展示,並在過程中結合使用文字、視覺及音頻等方式。
VASC7200視覺藝術專業實務 (3學分)
(必修;核心科目;3學分)
今天的視覺藝術的畢業生邁向職業領域后不再是一個流線型的職業。他/她的工作將是橫跨不同領域的事務,從藝術創作到使用設計經費、偶然的行政工作,兼職的教職工作等等。他們將在不同的情境下工作,從自由職業人到私人機構,企業內部到公共機構。本課程旨在教導學生關於不同專業領域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幫助學生快速發展其視覺藝術領域的專業實踐。
本課程主要由視覺藝術從業人士和專家的一系列工作坊組成。每個工作坊包含演講、研討會以及小的實踐練習,讓每個同學能夠具備各個領域的初始工作經驗。本門課的目的並不是要培養專家,而是讓這些未來的專業人士意識到存在的問題,描繪現在的情況,並啟發他們對即將到來的問題有深刻的認識和解決方法。
VASC7300跨領域視覺藝術實踐 (3學分)
(必修;核心科目;3學分)
“創意並不是被藝術家壟斷”這個由約瑟夫·博伊斯在1979年提出的偉大觀點不僅標示了當代藝術的解放,也反映了當代藝術跨領域合作的本質。過去的幾十年,各個不同的藝術領域、不同范疇的知識和不同的利益相關者的合作,開啟了創意行業的多元化和開放性。
通過介紹視覺藝術跨領域實踐的背景和發展趨勢,本門課程為學生提供全新的視角去反思在當下作為視覺藝術家的定位、職責和能力。作為一門所有視覺藝術碩士都會參與的課程,本門課將有效利用課程設置從不同的視覺藝術領域出發討論常見的文化社會議題、策略和團隊合作的技能,以及創作過程的管理。